國立包浩斯學校(德文:Staatliches Bauhaus, 1919年至1933年),通常簡稱包浩斯(Bauhaus),是一所德國的藝術和建築學校,講授並發展設計教育。Bauhaus是德文Bau-Haus組成(Bau建築,動詞bauen為建造之意; Haus為名詞,房屋之意),由建築師沃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1883年 - 1969年)在1919年時創立於德國威瑪(Weimar),學校經歷了三個時期:(1919~1925)威瑪時期、(1925~1932)德紹時期和(1932~1933)柏林時期;以及三任校長:(1919至1927)的沃爾特·格羅佩斯、(1927至1930)的漢那士·梅耶(Hannes Meyer)以及(1930至1933)的密司·凡·得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933年在納粹政權的壓迫下,包浩斯宣佈關閉。
由於包浩斯學校對於現代建築學的深遠影響,今日的包浩斯早已不單是指學校,而是其倡導的建築流派或風格的統稱,注重建築造型與實用機能合而為一。而除了建築領域之外,包浩斯在藝術、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現代戲劇、現代美術等領域上的發展都具有顯著的影響。
1915年,位於威瑪(Weimar)的魏瑪市立工藝美術學校(Grand Ducal 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 in Weimar,由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大公創辦)校長亨利·凡·德·費爾德退休,推薦格羅佩斯為繼任人選。之後學校被強制解散。
1919年,格羅佩斯正式被委任工藝美術學校與魏瑪藝術學院的校長,格羅佩斯正式建議並獲准將這所合併的學校更名為「國立建築學院(即包浩斯)」(des Staatliches Bauhaus),並於4月正式開學。
1919年3月,發表了由格羅佩斯起草的包浩斯宣言,部份宣言「...建立一個新的設計師組織,在這個組織裡面絕對沒有那種足以使工藝技師與藝術家之間樹立起自大障壁的職業階級觀念。同時將我們創造出一棟將建築、雕刻、繪畫結合而成三位一體的新的未來殿堂,並用千百萬藝術工作者的雙手將之矗立在雲霄高處...」,展現了包浩斯教育的崇高理想與目標。包浩斯宣言的木刻版畫封面是由德裔美籍表現主義畫家利奧尼·費寧格(Lyonel Feininger)創作的「大教堂」。
包浩斯的教育制度
可以分為
1.基礎教育:6個月的訓練
主要課程在於修習"基本造形","材料研究","工場原理與實習"等,然後依據學生在此預備課程中的表現,分派至適合的學校工廠中,進行"師徒制"的專業訓練。
2.師徒制的專業訓練:3年訓練
專業工廠有木工,石工,金工,玻璃,陶瓷,編織等工作廠,教授實際的工作技術,結業成績合格者,授予"技工證書",而成績優異者可進入進階的"建築研究所"繼續訓練。
包浩斯建築研究所,使以建築教育為中心的課程,學生必須修滿學分,經考察及格後,才可正式授予"包浩斯文憑",
包浩斯的貢獻與影響
1.打破了長久以來純藝術與應用藝術分離的教育體制,使藝術與技術達到相和諧的狀態,並提出了集體創作的工作觀念,將建築、藝術、工藝作一整體的合作運用
2.首創"基礎課程"的教育體制,把平面和立體的結構研究,材料研究,色彩研究,三方面獨立出來,奠定在科學上的基礎,並以"技術知識"可以傳授,而"創作能力"只能啟發的原則,實行基礎課程
3.採用工作室體制進行教育訓練,建立了現代主義以觀念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的歐洲設計思考體系
4.接受機械為藝術家創作的工具,研究機械大量生產的方法,並發展規格化,標準化的現代設計方法
5.開始建立與企業界工業界的聯繫,使學生能體認工業生產與設計的關連性
6.遭納粹政府關閉之後,促成包浩斯的現代主義設計思想進一步散佈至美國,而開展了國際化的現
相關圖片
沃爾特·格羅佩斯
密斯.凡德羅
教師們
教學進度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